2019年,这个资本寒冬之际,终于逼迫曾经受行业热捧的共享经济开始了涨价热潮。
3月21日,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小蓝单车”涨价。算下来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2.5元,贵了2.5倍。
一周后的3月29日,摩拜宣布将从4月8日起涨价,按照新规则,骑行1小时花费2.5元,与小蓝单车的价格相同。
4月8日,哈罗单车宣布涨价,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先的2倍。
作为短途出行市场的佼佼者,共享单车可以说是少有的存活的共享经济范本,而它的涨价潮也带到了另一个共享项目的涨价,那就是共享充电宝,这个被王思聪以“吃翔”来愤慨的项目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之后,终于也开始走上了盈利时刻!
前段时间,作为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三电一兽”(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已相继宣布实现盈亏平衡和开始赢利。街电ceo万里称,2018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经过市场验证实现规模营收,“几家头部企业陆续实现了赢利。”截止2019年上半年,街电累计用户量已达1.07亿,成为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累计用户量首个突破亿级别平台。而聚美优品的财报显示,街电去年营收超8亿,营业利润约3700万元。
从烧钱抢用户到如今的赚钱养用户,共享充电宝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蛮荒的时代,而如今突然涨价,这对于本就在用户需求边缘的共享产业,将会带来怎样的发展风波呢?
多场景连带布局,契合用户需求推动行业升温
共享经济最需要的是场景,只有场景适合,才有源源不断的用户为其买单,而共享充电宝的适合场景必定是人员流动频繁的商超、景区、饭店、车站、影院、ktv、医院等场所。
2019年7月中旬,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共享充电宝行业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大盘稳步扩张,已经渗透商场、餐厅、机场及休闲娱乐等主流消费场景。街电、小电、怪兽等主要玩家均已实现盈利,共享充电宝行业资源将向这些头部企业整合,2019年将是行业“相对稳定而又快速变化的行业成熟期”。同时,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3.05亿人,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长至4.08亿。
从受行业非议到用户热捧,共享充电宝的脱颖而出与其频繁的场景连带有很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前期用户的空洞期,很多共享充电宝企业可以说极速的展开自身的布局,通过对一些高流量场景的占位,从而提高自身平台的用户基数,进而为后续的资本赋能来提供数据支撑,很显然,相比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破坏率大大降低,而且产品的占位上,不仅避免了共享单车给公共交通造成的麻烦,反倒是通过共享充电宝造就的用户需求给商家带来流量,这种需求的互补也助长了共享充电宝可以快速受拥戴的裂变用户。
“懒人经济”遭挟持,差异化涨价能否续命?
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我其实一直也是持质疑态度,因为其产生的服务诉求很多时候是个人完全可以解决的,而如今滋长出如此多的用户群体,其背后更多的是“懒人经济”的驱动,当然了,这些“懒人经济”得以泛滥的前提是价格和需求的平衡,从充电宝本身的价格来说,可以说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就可以完成购买,这样价格不高而且可以随身携带的产品,其本身就是对项目的未来延展性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此前一元一个小时的时代,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可能是正好符合用户的满足需求的心理预期,如果打破这种平衡的话,难免会造成用户的不适应,至于会起到何种反应这就要看涨价的幅度了。
之前有媒体曝出,充电宝告别一元时代,部分充电宝8元每小时,而且这样的话题竟然在新浪微博已经冲上1.2亿阅读量,看来与手机连带的硬件服务所引发的震动效应还蛮大的,而对于此次的涨价,一家共享充电宝的运营商来电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各个地区共享充电宝指导价格各有不同,而每家充电宝的租用价格也是由各个地区区域代理和投放店铺的商家共同协商制定。
用消费数据来引导服务涨价,这样针对性的服务渗透相比于一棒子打死的价格上涨,在如今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显得格外的人性化,不过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突然涨价事件,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共享充电宝迎来了瓶颈时刻,因为在共享充电模式中,日均出行人次相对固定,整个行业的发展关键点在于加强线下场景的渗透率,如此才能减少携带充电宝出行用户增强共享充电宝市场容量。但随着竞争的出现,资本以补贴和免费为主要武器来争夺市场,虽在早期可以夺得眼球效应获得发展,但长期来看,乃是透支行业发展机会,所以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是其必要的续命手段,而此番涨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除此之外,现阶段手机的电池容量越做越大,这对于充电宝的使用频次势必也会形成影响,虽然5g时代的到来,会加大对于手机的使用,这对于充电宝来说可能是新的增长机遇,但5g引来的新技术同样给充电宝造成威胁,所以在机遇和挑战的双向作用下,共享充电宝只能加快收割用户来谱写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