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梧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独具特色的延津蟋蟀产业

2019/7/16 14:16:39发布191次查看
优质麦、大火烧、小蟋蟀,是延津响当当的三张名片!
延津县地处华北平原,黄河故道,因特殊的黏沙性、碱性土壤,除盛产小麦、花生、棉花、玉米等农副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优质特产——蟋蟀。近年来,延津蟋蟀以个大色好、体格健壮、适应性强、勇猛善斗迅速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声誉鹊起。
1997年8月份,一位上海客商以一千元的价格在我县购得一只珍品蟋蟀,在上海蟋蟀协会举办的大赛中一举夺魁,赢得奖金26万元,后来他又以8万元的价格将此蟋蟀转让,真是一只小虫卖出了钻石价。一时间,延津蟋蟀在上海滩声名大噪。《大河报》、《新乡日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等媒体对延津蟋蟀均进行了相应报道。“优酷”“搜狐”各大网站也都有大量关于延津蟋蟀的视频和图片。在百度里输入“延津蟋蟀”四个字,可找到39000多个相关词条。
延津蟋蟀产业发展始于1993年秋。刚开始,是由延津县僧固乡德士村的杨振民、杨立峰等几个农民联系上海客商自发组织兴起。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这一行业已成为独具延津地方特色的一大产业,全县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上万人,不少农民每年都能从中“大捞一把”。
据了解,捕捉蟋蟀者近为我县僧固、司寨、位邱、王楼、石婆固等地的农民,远者包括封丘、原阳、卫辉、新乡县等地的农民。而收蟋蟀的,则分别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济南、郑州、山西、陕西等地。每到蟋蟀交易旺季,德士村蟋蟀市场日成交额少则四五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德士村全村900多口人,从事蟋蟀行业者就达400余人,每年捕捉蟋蟀、出售蟋蟀用品、出租房屋、餐饮服务、加油百货、“换零钱”等收入可达上百万元。例如,该村村民段明魁一天卖了3只蟋蟀,收入1500元,赵明勇一只斗蟋卖了1100元,一只蟋蟀顶得上一亩庄稼的收入。2009年秋,仅两三个月时间,该村董瑞先捕捉蟋蟀就卖了一万多元。僧固乡朱佛村农民朱广平,每年捕捉蟋蟀收入均不低于1.5万元。2012年8月份,朱佛村村民朱金龙,更是以单只蛐蛐卖出了1.06万元的高价,打破了历史记录。大大高于种植责任田全年的收入和同期打工收入。一般捕捉者和居民家庭也有三五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收入。德士村的董瑞印,2017年更是以单只蟋蟀卖出2.1万元的高价,再创价位新高。历经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在董瑞印已成为延津蟋蟀行业的行家里手,什么“黄金翅”“老飞”“大牙”“油葫芦”“白牙青”等专业术语如数家珍,他捉虫、卖虫、卖罐、卖笼,实现了蟋蟀产业一条龙。还独辟蹊径在蟋蟀市场开起了旅馆和饭店,现已发展为身家百万的小老板。“买好虫,找老董”。已成为德士村蟋蟀市场的一句颇为流行的“广告语”。
每年七、八、九月份蟋蟀收购旺季,延津大地夜幕降临之际,一条条乡间道路上,茂密的青纱帐里,人影绰绰,灯光闪烁。 “车辚辚,马萧萧,路侧行人各弯腰。头顶灯,腰别刀,来往穿梭找目标。吹口哨,猛跺脚,惊动蟋蟀往外跳。侧耳听,瞪眼瞧,焦灼等待心发焦。眼瞪酸,心直跳,不顾汗水湿眉梢。或匍匐,或环绕,虫不出来不拉倒。一露头,跑不了,闪展腾挪猛跳跃。插刀堵,兜网罩,有的惊喜有的笑。见好虫,装竹筒,半夜辛苦烟云消”。德士村蟋蟀市场每年都要吸引外地客商数万人。在村东侧的郑州——滑县公路上,常常天不亮便黑压压聚满了人群,摆放桌子数百张,绵延数公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蔚为壮观。德士村大街小巷停满了挂外地牌照的各类小汽车。县城各大宾馆、旅社更是操外地口音的客商云集,各饭店、餐馆也纷纷爆满。通往德士村的公路上,出租车往返穿梭,川流不息。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小小蟋蟀已成为我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又开始由德士村市场向位邱乡南宋村、班干村、朱寨村,僧固乡朱佛村,王楼镇王楼村、胙城乡胙城村、丰庄镇等地发展
这一产业不用油,不用电,男女老少都能干,无任何污染,不消耗社会资源。投资小(主要买一只矿灯和一把插刀即可),见效快(晚上捕捉次日早上即可卖钱)。而捕捉蟋蟀主要又是在夜间进行,交易是在凌晨及早上进行,对精力旺盛者而言,一般是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实在是一个绿色环保、健康生态、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多元化,蟋蟀文化产业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据了解,仅上海一地,目前就有玩虫(蟋蟀)者20多万人。
蟋蟀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鼓起了大伙的腰包,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大都市客商的涌入,还为地处内陆、相对闭塞的延津县带来一系列新的现代气象、信号、观念和经济信息,对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改变大家的生活观念、消费心态、创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德士村农民杨立岩,通过上海收蟋蟀客商蹚开路子,在上海南京路附近搞起了蔬菜配送,现在年收入数百万元,买了房子、车子,还把妻子孩子、几家亲戚也接到了上海。杨立亮等人通过蟋蟀“联姻”,将我县的红萝卜等名优蔬菜拉往上海销售之际,上海一个老板赠其一部小汽车让其无偿使用,现在又在家开了一家制瓦厂,带动十多名剩余劳动力打工就业。段明魁、杨志西、杨均峰、段明文等人携带斗蟀随客商赴上海滩蟋蟀市场“淘金”,多次往返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眼界大开,每年也都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眼时下,延津的玉蜀黍已出“腰里毛”,捕捉蟋蟀的黄金时节即将到来。广大捕虫者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看来又要大展身手了!
作者简介:杨晓玺,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延津县作协主席、政协委员,新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延津县综合执法局。

梧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